10月14日,稅務總局發布最新稅收數據顯示,今年第三季度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(未扣除出口退稅)同比增長6.9%,較好發揮了籌集財政收入的作用。今年三季度特別是9月份稅收收入增幅較高,除經濟向好帶動因素外,PPI降幅收窄、去年同期收入基數較低也相應帶來稅收收入增長。
事實上,自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實施一攬子增量政策以來,疊加存量政策顯效,發票銷售和稅收收入增速雙雙穩步回升,特別是主要行業和稅種均實現平穩增長,資本市場相關稅收保持較高增速,房地產業相關稅收降幅收窄,居民消費活力持續釋放。
隨著各項政策措施落地,資本市場交易活躍,今年8月份A股公司總市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,9月份上證指數創十年新高,8、9月份日均股票成交額分別達到2.3萬億元和2.4萬億元。
稅務總局數據顯示,一年來,資本市場服務業稅收同比增長56.8%,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增長110.5%;與資本市場相關的行業、稅種收入增長較快,如保險業稅收同比增長13.3%;同時,股權轉讓以及上市公司分紅增加,股權轉讓、限售股轉讓、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所得稅同比分別增長12.4%、77.7%和11.3%,進而拉動個人所得稅同比增長9.3%。
隨著經濟回升向好,企業經營狀況明顯改善,主要行業和稅種均保持平穩增長。從主要行業看,制造業稅收同比增長5.4%,占全部稅收比重31%,增收額占全部增收額的48%,“壓艙石”作用明顯,其中部分高端制造業稅收增長較快。
在穩樓市相關政策持續加碼背景下,房地產相關稅收降幅有所收窄。稅務總局數據顯示,稅務部門認真落實去年底出臺的穩定房地產市場相關稅收優惠政策,今年以來累計新增減稅近800億元,居民住房交易成本明顯下降,助力房地產市場企穩。一年來,房地產業相關稅收(包括二手房)同比下降9.8%,剔除房地產稅收優惠政策減稅因素后下降5%左右,降幅比2024年前三季度收窄超過10個百分點。
“稅收是經濟的‘晴雨表’,稅收數據的多維變化清晰勾勒出增量政策落地見效的演進軌跡。”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陳斌開認為,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疊加存量政策實施,發票數據增速穩步回升,反映經濟運行穩中向好、企業盈利逐步改善、消費活力持續釋放,加之今年資本市場交易活躍等因素,有力帶動稅收收入穩中有升。